中国围棋史观第一弹2012年03月07日
红樱桃教育-红樱桃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:: 您的第一个分类 :: 棋艺班 :: 围棋
第1页/共1页
中国围棋史观第一弹2012年03月07日
中国围棋史观第一弹2012年03月07日 22:16:30
围棋的形成:
当下公认的围棋渊源为“尧造围棋”,史料依据:战国时文献《世本》“尧造围棋丹朱善之”;西晋张华《博物志》: “尧造围棋,以教子丹朱。或云舜以子商均愚,故作围棋以教之”;宋罗泌《路史·后记》“帝尧陶唐氏,初娶富宜氏,曰女皇,生朱骜狠、娟克。兄弟嚣张讼,嫚游而朋淫、帝悲之,为制弈棋,以闲其情”。
也有其他说法。一、乌曹说:明《潜确类书》“乌曹作赌博、围棋”;《文选·韦昭<博弈论>》 李善 题注引《系本》“乌曹作博”; 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博弈嬉戏·陆博》“《説文》曰:古 乌曹氏 始作博,盖 夏后 之臣也。《事始》曰: 乌曹 始置博陆之戏。”(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六七引《古史考》:“ 乌曹氏 作甎。”可见乌曹到底发明的是砖还是棋,还有待讨论)
二、皮日休说:唐皮日休《原弈》“奕之始作,必起自战国,有害诈争伪之道,当纵横者流之作矣。”
三、日本松井明夫《围棋三百年史》“围棋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,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‘盘戏’。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,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,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。”(此妄谈,春秋围棋已然兴盛,但中国却尚未与中亚细亚交流)
但上述都是些神话或是推测,下面看看正式史料和物证:
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,不少绘有黑、红、彩色图案,形状很似围棋盘,但只有十至十二道,考古学家成为棋盘纹图案。
1954年,河北望都(东汉属中山国)东汉墓出土一具石质围棋盘纵横道线。
1971年湖南湘阴发现一座唐代古墓,墓内出土一件青瓷围棋盘,正方形,边长55厘米,纵横15道。
1975年,山东邹县西晋刘宝墓出土一付围棋子,系用黑白卵石磨制而成,共计289子——这是17道围棋所用的子数。
1977年4月15日,内蒙古自治区一座辽代古墓,墓内供桌下,有一高10厘米边长40厘米的围棋方桌。桌上涂白漆,中间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棋盘,棋盘纵横13道。
新疆某地唐墓出土了19道棋盘,江苏丹阳出土了黑白棋子83枚,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棋子50枚,朱檀墓出土19道的棋盘,黑子175枚,白子181枚……
东汉《孙子算经》“今有棋局方十九道,问用棋几何?答日:三百六十一。术曰:置十九道,自相乘之,即得”。
三国魏邯郸淳的《艺经》“棋局纵横各十七道,合二百八十九道,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”。
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》“始登者得石坪于上,黑肌而赤脉,十有八道,可弈。”有人據此認為唐代流行十八道的圍棋。
胡应麟《笔从》“今围棋十九行,三百六十一路,子亦如之,宋世同此。然汉制十七道,唐局或十八道,不可不知也。”
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围棋棋盘的道数是渐变的,不规则变化的,故而考证极为困难,所以我们不清楚每个时代围棋棋盘的形制是怎样的。
再说说棋子:
安徽亳县元宝坑一号东汉墓中找到石制围棋子117粒,11.5 毫米见方,厚三毫米,颜色有粉绿和墨绿两种,足见汉魏的棋子是方形的。由唐代以後,圆形的玉石棋子屡有出土,如江苏丹阳出土的黑白棋子83枚,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黑白棋子50枚等,可见大约到了唐宋时期,棋子才从方形变为圆形。
永子原产于云南永昌郡(今保山市)。关于“永子”有这样的民间故事:相传九百多年前,吕洞宾来到永昌郡,在龙泉池畔的塔盘山下见到一个孝敬母亲的穷苦农民,为了周济这个农民,吕洞宾就教他用当地盛产的玛瑙和琥珀锻造围棋出售,从此母子摆脱了困境,永子传播于世。据记载,永子始于唐宋,盛于明清,为达官显贵,文人雅士厚爱,也是进献皇帝的贡品,有“永昌之棋甲天下”之美称。民国初年,“永子”失传,1974年经对“永子”的化学成分反复测试、研究,并加以改进,试制成功“云南围棋子”。“云子”质地细腻玉润,坚而不脆,沉而不滑,柔而不透,圆而不椭,其色泽柔和,光不刺目,正面正面微凸,底面扁平,弧线自然,造型别致。白、黑子各有特点:白子洁白似玉,润而发光,色如嫩牙、晶莹可爱;黑子乌黑透碧,照光而成墨绿色,且周过有一种神奇的碧绿光环,但着盘则呈黑色。“云子”看上去很像天然玉石琢磨而成,重扣不碎,着盘声铿,手感舒适,由于导温性低,且有冬暖夏凉之感。
围棋的名字及其衍生物:
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“弈,围棋也。从丌、亦声”。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。弈即围棋,还可以在《论语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孟子》中发现。“围棋”一名也是发展而来的,西汉杨雄《方言》“围棋谓之弈,自关而东,齐鲁之间皆谓之弈”。可见,西汉年间,弈已成了围棋的别称。仍然称弈的,只有北方部分地区。到了东汉,围棋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,比如马融的《围棋赋》,李尤的《围棋铭》等。围棋除了“弈”和“围棋”,晋朝时,有人称围棋为“坐隐”和“手谈”(《续博物志·语林》《苑委余编博物志》)。
围棋的战略意义:
两汉期间,已有人将围棋列为兵法,《隋唐经籍志》更是将棋谱收录,作为兵法。
也有传言,认为围棋与《河图》《洛书》有关:361个交叉点、8个方位星、周边72个,交叉点与三百六十周天、八卦、七十二候相应,棋子扁圆形,上突下平,分黑白两色,象征阴阳。
围棋的形成:
当下公认的围棋渊源为“尧造围棋”,史料依据:战国时文献《世本》“尧造围棋丹朱善之”;西晋张华《博物志》: “尧造围棋,以教子丹朱。或云舜以子商均愚,故作围棋以教之”;宋罗泌《路史·后记》“帝尧陶唐氏,初娶富宜氏,曰女皇,生朱骜狠、娟克。兄弟嚣张讼,嫚游而朋淫、帝悲之,为制弈棋,以闲其情”。
也有其他说法。一、乌曹说:明《潜确类书》“乌曹作赌博、围棋”;《文选·韦昭<博弈论>》 李善 题注引《系本》“乌曹作博”; 宋高承《事物纪原·博弈嬉戏·陆博》“《説文》曰:古 乌曹氏 始作博,盖 夏后 之臣也。《事始》曰: 乌曹 始置博陆之戏。”(《太平御览》卷七六七引《古史考》:“ 乌曹氏 作甎。”可见乌曹到底发明的是砖还是棋,还有待讨论)
二、皮日休说:唐皮日休《原弈》“奕之始作,必起自战国,有害诈争伪之道,当纵横者流之作矣。”
三、日本松井明夫《围棋三百年史》“围棋与象棋有它们的共同的祖先,就是中亚细亚的一种‘盘戏’。它流传于西方成为国际象棋,流传于东方而受到中国天文及其他科学的影响,改良成为十六道的围棋。”(此妄谈,春秋围棋已然兴盛,但中国却尚未与中亚细亚交流)
但上述都是些神话或是推测,下面看看正式史料和物证:
甘肃水昌县鸳鸯池出土的原始社会末期的陶罐,不少绘有黑、红、彩色图案,形状很似围棋盘,但只有十至十二道,考古学家成为棋盘纹图案。
1954年,河北望都(东汉属中山国)东汉墓出土一具石质围棋盘纵横道线。
1971年湖南湘阴发现一座唐代古墓,墓内出土一件青瓷围棋盘,正方形,边长55厘米,纵横15道。
1975年,山东邹县西晋刘宝墓出土一付围棋子,系用黑白卵石磨制而成,共计289子——这是17道围棋所用的子数。
1977年4月15日,内蒙古自治区一座辽代古墓,墓内供桌下,有一高10厘米边长40厘米的围棋方桌。桌上涂白漆,中间画有长宽各30厘米的棋盘,棋盘纵横13道。
新疆某地唐墓出土了19道棋盘,江苏丹阳出土了黑白棋子83枚,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棋子50枚,朱檀墓出土19道的棋盘,黑子175枚,白子181枚……
东汉《孙子算经》“今有棋局方十九道,问用棋几何?答日:三百六十一。术曰:置十九道,自相乘之,即得”。
三国魏邯郸淳的《艺经》“棋局纵横各十七道,合二百八十九道,白黑棋子各一百五十枚”。
《柳州山水近治可游者記》“始登者得石坪于上,黑肌而赤脉,十有八道,可弈。”有人據此認為唐代流行十八道的圍棋。
胡应麟《笔从》“今围棋十九行,三百六十一路,子亦如之,宋世同此。然汉制十七道,唐局或十八道,不可不知也。”
上述资料可以看出围棋棋盘的道数是渐变的,不规则变化的,故而考证极为困难,所以我们不清楚每个时代围棋棋盘的形制是怎样的。
再说说棋子:
安徽亳县元宝坑一号东汉墓中找到石制围棋子117粒,11.5 毫米见方,厚三毫米,颜色有粉绿和墨绿两种,足见汉魏的棋子是方形的。由唐代以後,圆形的玉石棋子屡有出土,如江苏丹阳出土的黑白棋子83枚,淮安宋代杨公佐墓出土黑白棋子50枚等,可见大约到了唐宋时期,棋子才从方形变为圆形。
永子原产于云南永昌郡(今保山市)。关于“永子”有这样的民间故事:相传九百多年前,吕洞宾来到永昌郡,在龙泉池畔的塔盘山下见到一个孝敬母亲的穷苦农民,为了周济这个农民,吕洞宾就教他用当地盛产的玛瑙和琥珀锻造围棋出售,从此母子摆脱了困境,永子传播于世。据记载,永子始于唐宋,盛于明清,为达官显贵,文人雅士厚爱,也是进献皇帝的贡品,有“永昌之棋甲天下”之美称。民国初年,“永子”失传,1974年经对“永子”的化学成分反复测试、研究,并加以改进,试制成功“云南围棋子”。“云子”质地细腻玉润,坚而不脆,沉而不滑,柔而不透,圆而不椭,其色泽柔和,光不刺目,正面正面微凸,底面扁平,弧线自然,造型别致。白、黑子各有特点:白子洁白似玉,润而发光,色如嫩牙、晶莹可爱;黑子乌黑透碧,照光而成墨绿色,且周过有一种神奇的碧绿光环,但着盘则呈黑色。“云子”看上去很像天然玉石琢磨而成,重扣不碎,着盘声铿,手感舒适,由于导温性低,且有冬暖夏凉之感。
围棋的名字及其衍生物:
东汉许慎《说文解字》“弈,围棋也。从丌、亦声”。丌的古文字为两人举手握棋对局的象形。弈即围棋,还可以在《论语》、《左传》、《孟子》中发现。“围棋”一名也是发展而来的,西汉杨雄《方言》“围棋谓之弈,自关而东,齐鲁之间皆谓之弈”。可见,西汉年间,弈已成了围棋的别称。仍然称弈的,只有北方部分地区。到了东汉,围棋已在书面语中普遍使用,比如马融的《围棋赋》,李尤的《围棋铭》等。围棋除了“弈”和“围棋”,晋朝时,有人称围棋为“坐隐”和“手谈”(《续博物志·语林》《苑委余编博物志》)。
围棋的战略意义:
两汉期间,已有人将围棋列为兵法,《隋唐经籍志》更是将棋谱收录,作为兵法。
也有传言,认为围棋与《河图》《洛书》有关:361个交叉点、8个方位星、周边72个,交叉点与三百六十周天、八卦、七十二候相应,棋子扁圆形,上突下平,分黑白两色,象征阴阳。
下围棋而举棋不定,不能战胜对方
春秋战国的围棋史:
代表棋手:
弈秋:
战国棋手。明冯元仲《弈旦评》称之为“鼻祖”。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、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。
材料一:《孟子~告子章句上》:“今夫弈之为数,小数也。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弈秋,通国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;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俱学,弗若之矣。为是其智弗若欤,曰非然也。”
清焦循《孟子正义》:“古之以技传者,每称之为名,如医和、卜徒父是也。此名弈秋,故知秋为其名,因通国皆谓之善弈.故以弈加名称之。”
小数:即六艺中的数,算术。表明当时围棋的一个功用是算术、论机。焦循《孟子正义》:“一枰之间,方罫之内,胜负视乎多寡,所以商度而计较者。”元代晏天章亦说:“弈之为数,即六艺之数也。”元晏天章亦说:“弈之为数,即六艺之数也。”
材料二:《新论~专学篇》:“弈秋,通国之善弈也。当弈之时,有吹笙过者,倾耳听之,将围未围之际,问以弈道,则不知也。隶首,天下之善算也。当算之时,有鸣鸿过者,弯弧拟之,将发未发之间,问以三五,则不知也。非三五难算,意有暴昧,鸿乱之也。弈秋之弈,穷微尽数,非有差也。然而心在笙鸿,而弈败算挠者,是心不专一,游情外务也。”
材料三:东汉赵岐《孟子章句》:“有人名秋,通一国皆谓之善弈,曰弈秋。”
材料四:《后汉书~张衡传》“弈秋以棋局取誉,王豹以清讴流声”。
材料五:《文选-安陆王碑》“弈思之微,秋储无以竞巧”。”
从弈秋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围棋的确风靡一时,“通国善弈”表明弈秋是在广大群众比赛中脱颖而出的,然而其他的记载几乎没有,这说明但其未能推广普及,只是部分人的学术产品。而且士大夫阶级最初是看不起围棋的:
材料一:《孟子~离娄章句下》:公都子曰:“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,夫子与之游,又从而礼貌之,敢问何也?”孟子曰:“世俗所谓不孝者五。惰其四肢,不顾父母之养,一不孝也。博弈好饮酒,不顾父母之养,二不孝也。好货财,私妻子,不顾父母之养,三不孝也。从耳目之欲,以为父母戮,四不孝也。好勇斗很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章子有一于是乎?”
材料二:《论语》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不亦有博弈者乎。”
可见当时最初的士大夫阶级是认为围棋娱乐性较强,有悖道德文化。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些人提出围棋的智力性一面,围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:
材料一:《尹文子》:“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,进退取与,攻劫收放,在我者也。”
材料二:《关尹子》:“射箭,驾车,操琴,学棋,没有一件事是能够轻而易举学会的。”
材料三:梁萧绎《金楼子~杂志篇》:“梁有富人虞事,财资无量,登高楼,临大路,陈酒博弈其上,楼下侠客相随而行,楼上博弈者争采而笑。会飞鸢堕腐鼠,正中侠客,侠客闻楼上笑,谓虞氏以鼠投己,夜聚攻灭虞氏。
由此可见围棋的影响力了。
当时的围棋理论:
《左传》太叔文子说:“下围棋而举棋不定,不能战胜对方。”
总论:春秋战国时的围棋初期并不成熟,后期日趋被人们所重视,但由于记载较少,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,我们从春秋战国了解围棋历史还是很困难的。到了秦汉围棋才上升到他的第一个高峰。
代表棋手:
弈秋:
战国棋手。明冯元仲《弈旦评》称之为“鼻祖”。第一个史上有记载的的围棋专业棋手、从事教育的围棋名人。
材料一:《孟子~告子章句上》:“今夫弈之为数,小数也。不专心致志,则不得也。弈秋,通国之善弈者也。使弈秋诲二人弈,其一人专心致志,惟弈秋之为听;一人虽听之,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,思援弓缴而射之,虽与俱学,弗若之矣。为是其智弗若欤,曰非然也。”
清焦循《孟子正义》:“古之以技传者,每称之为名,如医和、卜徒父是也。此名弈秋,故知秋为其名,因通国皆谓之善弈.故以弈加名称之。”
小数:即六艺中的数,算术。表明当时围棋的一个功用是算术、论机。焦循《孟子正义》:“一枰之间,方罫之内,胜负视乎多寡,所以商度而计较者。”元代晏天章亦说:“弈之为数,即六艺之数也。”元晏天章亦说:“弈之为数,即六艺之数也。”
材料二:《新论~专学篇》:“弈秋,通国之善弈也。当弈之时,有吹笙过者,倾耳听之,将围未围之际,问以弈道,则不知也。隶首,天下之善算也。当算之时,有鸣鸿过者,弯弧拟之,将发未发之间,问以三五,则不知也。非三五难算,意有暴昧,鸿乱之也。弈秋之弈,穷微尽数,非有差也。然而心在笙鸿,而弈败算挠者,是心不专一,游情外务也。”
材料三:东汉赵岐《孟子章句》:“有人名秋,通一国皆谓之善弈,曰弈秋。”
材料四:《后汉书~张衡传》“弈秋以棋局取誉,王豹以清讴流声”。
材料五:《文选-安陆王碑》“弈思之微,秋储无以竞巧”。”
从弈秋的材料中可以看出当时围棋的确风靡一时,“通国善弈”表明弈秋是在广大群众比赛中脱颖而出的,然而其他的记载几乎没有,这说明但其未能推广普及,只是部分人的学术产品。而且士大夫阶级最初是看不起围棋的:
材料一:《孟子~离娄章句下》:公都子曰:“匡章通国皆称不孝焉,夫子与之游,又从而礼貌之,敢问何也?”孟子曰:“世俗所谓不孝者五。惰其四肢,不顾父母之养,一不孝也。博弈好饮酒,不顾父母之养,二不孝也。好货财,私妻子,不顾父母之养,三不孝也。从耳目之欲,以为父母戮,四不孝也。好勇斗很,以危父母,五不孝也。章子有一于是乎?”
材料二:《论语》:“饱食终日,无所用心,不亦有博弈者乎。”
可见当时最初的士大夫阶级是认为围棋娱乐性较强,有悖道德文化。然而在以后的日子里有些人提出围棋的智力性一面,围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:
材料一:《尹文子》:“以智力求者譬如弈棋,进退取与,攻劫收放,在我者也。”
材料二:《关尹子》:“射箭,驾车,操琴,学棋,没有一件事是能够轻而易举学会的。”
材料三:梁萧绎《金楼子~杂志篇》:“梁有富人虞事,财资无量,登高楼,临大路,陈酒博弈其上,楼下侠客相随而行,楼上博弈者争采而笑。会飞鸢堕腐鼠,正中侠客,侠客闻楼上笑,谓虞氏以鼠投己,夜聚攻灭虞氏。
由此可见围棋的影响力了。
当时的围棋理论:
《左传》太叔文子说:“下围棋而举棋不定,不能战胜对方。”
总论:春秋战国时的围棋初期并不成熟,后期日趋被人们所重视,但由于记载较少,再加上秦始皇焚书坑儒,我们从春秋战国了解围棋历史还是很困难的。到了秦汉围棋才上升到他的第一个高峰。
红樱桃教育-红樱桃文化艺术培训中心 :: 您的第一个分类 :: 棋艺班 :: 围棋
第1页/共1页
您在这个论坛的权限:
您不能在这个论坛回复主题
周六 二月 15, 2014 9:38 pm 由 Admin
» 《东莞市邂逅网球俱乐部》恭贺《红樱桃教育景湖春天教学点》盛大开业!
周六 二月 15, 2014 9:20 pm 由 Admin
» 《东莞市网球群》网址集锦!
周日 二月 02, 2014 8:59 pm 由 Admin
» 《东莞市民间组织-东莞市网球协会》
周日 二月 02, 2014 8:44 pm 由 Admin
» 《东莞市网球风云录》
周日 二月 02, 2014 8:42 pm 由 Admin
» 《东莞市网球QQ群》集锦!
周日 二月 02, 2014 8:41 pm 由 Admin
» 《东莞市邂逅贷》推广广告!
周日 二月 02, 2014 8:38 pm 由 Admin
» 热烈庆祝《东莞市弈苑棋院》金麒麟围棋班开课!上课时间:每周二四六上午10:30-12:00
周三 七月 17, 2013 12:43 am 由 Admin
» 《东莞市邂逅乒乓球俱乐部》教学点!
周三 七月 17, 2013 12:37 am 由 Admin